陈云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计算所智能处理器中心主任、寒武纪党总支书记。
苦心耕读十余年,少年班走出来的研究员
陈云霁于1983年出生于江西南昌的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热爱学习,博览群书,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在中科院计算所取得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2015年全球35位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者,35岁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外人看来,陈云霁是一个总是“弯道超车”的天才,他却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要让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得下苦功夫。”
大学三年级,对未来还有些懵懂的陈云霁就把计算机系所有实验室的门敲了个遍,问是否接收本科生。最后,教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周学海教授所在的实验室收下了他。计算机体系结构,通俗地说,就是研究如何用晶体管的“砖石”搭出计算机的“大楼”,在研发过程中,尽管做的都是些打下手的“杂活”,却让陈云霁第一次感受到计算机的巨大魅力。
大学最后一年,听说计算所开始研制国产通用处理器(即龙芯1号),他觉得能参与国产通用处理器的研发,是个光荣又难得的机会。2002年,陈云霁如愿以偿来到了计算所,跟随胡伟武研究员硕博连读,成为当时龙芯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计算所。25岁时,陈云霁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单位放假,陈云霁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宿舍里写论文。虽挥汗如雨,但心情愉悦。论文最终被体系结构领域三大旗舰会议国际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会议(HPCA)录用,这也是HPCA历史上第一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
勇于挑战创新,想让计算机更聪明
自2008年起,陈云霁开始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生产出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机器。也就是说通过体系结构来设计神经网络芯片,在此之前计算机硬件的速度和功能已经成为神经网络应用的瓶颈。
在实践中,这条道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平坦,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并多次向体系结构顶级会议投稿后,最后都以被拒而告终。这些没有让他放弃“人工智能”之梦,他相信,只要把研究做得更深入,外在的困难总是能克服的。
2014年是陈云霁丰收的一年——当年3月美国盐湖城召开的国际体系结构支持、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国际会议(ASPLOS)上,陈云霁团队和INRIA团队合作的成果“一种小尺度的高吞吐率机器学习加速器”,其智能处理的能效达传统芯片的近百倍,获得了“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这不但是大陆科研机构首次在国际计算机系统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顶级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也是亚洲首次、美国之外国家第二次获得ASPLOS会议的最佳论文。
“DianNao”和“DaDianNao”是陈云霁团队为其研究成果所起的论文标题。参加国际会议时,陈云霁经常要给外国同行正音,特别是“脑”的三声发音,折磨许多人卷着舌头重复好多遍。在他们看来,这更独具魅力,因为之前没有中文发音的芯片。
建立起以中国为主导的、开放共赢的信息产业新生态
智能发展到现在,算法上的进步很多,也能解决很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比如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识别等,但这和人们所期望的振奋人心的智能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陈云霁认为,硬件的研究,尤其是神经网络芯片,对于人工智能进步,尤其是对于高级智能能力的实现,会有关键的作用。
陈云霁认为正如工业时代的蒸汽机、信息时代的通用CPU,智能时代也将会出现智能芯片这一核心物质载体。芯片研究的使命将从信息时代的计算转变为支撑机器智能。面向未来,正如地质年代寒武纪产生了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寒武纪”系列智能芯片也将伴随人类智能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不是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春天里成长起来的一代,陈云霁用他对科研的虔诚信仰和对卓越的极致追求,抒写了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报国初心,担当创新为民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