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不仅是哲学上的终极思考,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命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探索“从鱼到人”的脊椎动物演化史。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在这个方向孜孜探索,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40余载深耕,不断突破
1980年,未满15岁的朱敏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自此开始了他与生命演化研究的不解之缘。首先,他将我国泥盆纪鱼化石研究水平推到新的高度。对4亿年前早泥盆世斑鳞鱼的研究,掀起了学界对硬骨鱼类起源研究的热潮。对早泥盆世肯氏鱼研究确立了内鼻孔与鱼类后外鼻孔之间的同源关系。他还首次在亚洲发现泥盆纪四足动物,促使学界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与扩散的已有假说。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有颌脊椎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泥盆纪,因为这一时期化石材料非常丰富。而志留纪的有颌类却非常稀少,被认为是有颌类化石的“贫瘠”时代。朱敏长期坚持在我国志留纪地层中寻找鱼化石。经过多年不懈探索,在云南曲靖志留纪晚期地层首先取得突破,2009年、2013年、2016年,朱敏在《自然》和《科学》杂志分别报道了最早完整保存的硬骨鱼梦幻鬼鱼、联结了硬骨鱼和盾皮鱼两大类群的初始全颌鱼和填补颌演化空缺的长吻麒麟鱼。其中初始全颌鱼被誉为“过去百年最重要的化石发现之一”。
勇于挑战未知,再创记录
在此基础上,朱敏将目光投射到更久远、更富挑战性的志留纪早期地层。过去在整个古生物学史上,还没有人发现过志留纪早期有颌鱼类的确切踪迹。在踏遍我国志留纪地层可能含鱼的两百多个地点之后,朱敏终于发现“贵州石阡化石库”和“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这一重大空白。相关4篇论文以封面形式于2022年9月28日同期发表在《自然》杂志,受到学界和媒体很大关注,四篇论文的社会影响力指数(Altmetric)在发表一个月后已分别达到1972、1857、1839和624。《自然》杂志同期评述称:“一个令人振奋的早期有颌类演化研究新时代已经到来,而我们正处在它的起点。”国际古脊椎动物学会前主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约翰·朗撰文称:“这四篇论文撼动了演化之树”。
脚踏实地,谦逊治学
朱敏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13年,朱敏领衔完成的“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面对各种荣誉和奖项,朱敏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作风,不忘科学研究的初心和本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对科学家而言,如果你的发现和观察,能够给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留下一笔,我觉得这辈子就没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