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访问
曹文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研究,在淡水鱼类生物学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学术思想,并开拓性地应用于鱼类资源开发利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其首倡的长江十年禁渔建议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长江保护法,加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建议被列入十四五规划。
团头鲂,俗称“武昌鱼”,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命名的第一个鱼类物种。50年代,曹文宣对团头鲂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详细了解了该物种的摄食、繁殖等生物学特征。在论文《梁子湖的团头鲂和三角鲂》中,他明确提出团头鲂可以作为池塘养殖对象。60年代,曹文宣在人民日报发表《漫话“武昌鱼”》一文,又详细叙述了武昌鱼的生物学特点和人工养殖潜力。如今该物种已成为我国淡水水产养殖的重要经济物种。
1956年至1976年,曹文宣九次踏入青藏高原。经过干旱、严寒、飓风等极端天气考验,他和科考团队收集了上万条鱼类标本,发现了22个新种。1977年,曹文宣在威海的学术会议上宣读了《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关系》的论文,首次提出了裂腹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第三纪后期隆起所导致的环境条件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为探索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幅度和形式提供了佐证。该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70年代以来,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救鱼措施的研究中,确认主要救鱼对象为中华鲟,科学论证其可以在坝下自然繁殖,力主不必修建过鱼设施,代之以繁殖群体保护和人工繁殖放流,不仅保证了该物种的繁衍,而且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基建投资。他执笔《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水生生物”章节,率先提出将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议重视梯级开发叠加影响等措施,为评价、减缓三峡工程对水域生态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曹文宣获得了首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2006年曹文宣率先提出“应在长江实行长期禁渔,比如休渔10年”的建议,并不断通过调查研究、宣传推动长江禁渔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建议被党中央采纳,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国家指导性文件。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念成为国家战略,曹文宣提出赤水河流域应从单纯的鱼类保护提升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设想,加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赤水河不仅成为长江十年禁渔的先行示范区,也是清理小水电、开展长江生态修复的示范区。
近年来,他不顾高龄,仍然在为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鄱阳湖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环保问题奔走呼吁,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