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用科学技术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是他毕生的追求,在他的努力下,汽油、柴油脱硫工作从实验室基础研究成功走向工业化,40万吨/年汽油超深度脱硫和20万吨/年柴油超深度脱硫工业化过程相继开车成功,新一代超深度脱硫催化剂技术为我国在国外技术市场激烈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极大助力国家解决大气雾霾问题,为国家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做出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蒋宗轩研究员,他曾多次被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用生命践行了“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
“要想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就要不断学习”
蒋宗轩的老家在四川广安华蓥山区一带,在广安的红色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他,从小就被革命志士的爱国奉献精神所感染,非常渴望通过努力学习来报效国家。
蒋宗轩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完成硕士学位后,他来到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在工作十余年后,他意识到:“要想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就要不断学习,继续深造,掌握本领。”所以他毅然考取了大连化物所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而且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他坚决辞掉了工作,与同学们一起吃食堂、住宿舍,全心全意地攻读博士。
蒋宗轩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作汽油、柴油超深度脱硫方面的研究。2000年左右,超深度脱硫在我国还是比较超前的项目,国家还没有严格的法规要求汽油、柴油要达到国四、国五的标准。蒋宗轩有过中石化抚研院的工作经历,他深深地意识到这个课题对大气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他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当中。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时间里,蒋宗轩做了大量的工作,探索了各种各样的汽油、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乳液催化氧化脱硫的概念,该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水油体系氧化的难题,可以在室温下,将柴油里的硫含量从几百个ppm降到0.1ppm以下,达到了超深度脱硫的水平,得到了学术界、工业界的高度评价。
博士毕业以后,大连化物所派蒋宗轩到法国里昂催化所从事博士后的工作。里昂催化所是法国乃至欧洲催化研究领域的著名中心,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法方的科学家说:“工作日、节假日,蒋宗轩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里。”蒋宗轩为什么如此抓紧时间呢?因为在当时的欧洲,正在开发新一代的加氢脱硫技术,这个技术非常先进,国外公司正准备往工业上推行。他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欧洲最新的技术。如果我国不能快速掌握这一技术,将来就会落后于国外。
一年博士后工作完成后,他回到了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实验室,加入李灿院士科研团队,并建议实验室组织力量,迎头赶上国外的脱硫技术。李灿决定请蒋宗轩来负责新一代脱硫催化剂的研发,参与国际竞争。这个技术在美国和欧洲是由几家单位合作研发的,如果是简单地跟随很难超越对方,必须避开国外催化剂的技术壁垒,争分夺秒,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智慧和实力。蒋宗轩废寝忘食、如醉如痴,与万家灯火遥相呼应的满天繁星,见证了他十数年如一日对科研的执着与付出。
“从基础研究走向工业化,需要脚踏实地”
2010年,蒋宗轩研究员主持的燃油脱硫项目进入了由基础研究向工业化应用迈进阶段。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研究团队成员黑白两班倒,在蒋宗轩带领下大家自己动手搭建了多套反应装置,完全模拟工业装置的流程,相当于把大装置小型化,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把所有数据做可靠,以促进实际工业化进程。
蒋宗轩常常对团队成员说:“从基础研究走向工业化,需要脚踏实地。如果我们的一个数据不真实,不确凿,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他要求成员记录小试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多年来,团队成员做的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了在同一套装置上重复验证,在另一套装置上再平行进行测试,接着再到第三方检测,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最终确定。
蒋宗轩这种严谨、求实的作风,影响团队的每一名成员。团队成员刘铁峰说:“项目工业化期间,他的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几乎没有站人的地方,书桌和地上堆满了书、论文和文献,还有一些工业设计的图纸。在这个办公室里,他一次次地将做好的催化剂交给我上装置进行评价。然后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装催化剂、取样、分析、再换催化剂,反反复复,多年来,我们做实验废掉的反应管都要上百个了。”
汽油超深度脱硫万吨级中试是蒋宗轩研究团队的第一个产业化项目,中试装置从2012年开始建设,蒋宗轩带领团队成员去基建现场,与工程公司对接设备选型、场地面积、装置容量,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后向工程公司提交了建设方案。
项目工业化初始阶段,大家对装置流程、操作方面的了解并不全面,为了清晰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蒋宗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在车间与工人一起倒班,带领大家严密注意装置工业试验数据的变化。通过一个多星期的跟班走,获得了详实的试验数据,熟悉了工业化生产和操作流程。催化剂吨级放大生产过程中,配料是核心环节。为了做好这一环节,蒋宗轩带着大家在封闭的厂房里,一丝不苟准确称量七八种配料。年轻人看到蒋宗轩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一直弯着腰称量会吃不消,就请他在旁边指导,但蒋宗轩仍然全程和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完。
十多年里,蒋宗轩从最基本的基础研究做起,逐项攻克了超深度脱硫的催化技术难关,一步步地将汽油、柴油的超深度脱硫基础研究转化为工业化过程。新一代柴油超深度脱硫用层状多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其活性跟国外的催化剂相当,但是其具有活性金属含量低的优势,成本低于国外近40%。我国新一代催化剂技术的出现,迫使国外相关公司把昂贵的催化剂价格降了下来。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催化剂的研发成功,为20万吨/年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工业示范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清洁燃油生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为国家做事,勇于奉献!”
2016年4月,为保障即将上马的20万吨/年柴油脱硫项目稳步工业化,蒋宗轩陪同李灿到陕西延长永坪炼油厂进行现场考察。在去公司的路上,李灿发现蒋宗轩是忍痛抱病出这趟差的,追问之下,蒋宗轩说最近颈椎和背一直痛,晚上睡不着,最近两个月体重降了十多斤。李灿隐忍住内心的焦急恻然问蒋宗轩有没有去医院检查,单位组织的体检结果如何。蒋宗轩说:“任务紧,一直没有时间去,挺一挺就过去了。”在李灿的再三督促下,出差回来后的第二天,蒋宗轩到大连医科大学做了检查,结果非常不好,医生怀疑是胰腺癌和胃癌。又经过多方会诊,结论是胰腺癌和胃癌晚期,已经不能做手术了。蒋宗轩选择在北京进行长达一年半的理疗和化疗。期间,他依然用邮件、电话、微信关注指导着脱硫工业化运行态势和组里学生的学习情况。
2017年12月5日,蒋宗轩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年仅56岁。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竭尽一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他生前没有耀眼的头衔和光环,而是踏踏实实地履行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职责,默默无闻地做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
李灿说:“不相信这么快他就走了。我宁愿相信,他没有离开。”李灿和蒋宗轩是风雨中并肩作战的师生、同事。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同事们再也看不到那个穿着白大褂,沉醉在实验里,记不得自己是否吃过午饭的熟悉身影;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再也听不到那慈爱的四川南充口音——“你要加油啊”;石化领域企业合作伙伴再也看不到那个拒绝开小灶,和大家热热闹闹吃食堂,白天晚上跟着倒班,累了仅在值班室沙发上眯一会儿的技术专家……
蒋宗轩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习、工作近20年,从学生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一直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如果离开了第一线就像鱼离开水一样,很难有好的想法产生出来,无法谈及创新”。十几年来,凡是他承担的任务,都能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他作为骨干多次参加国家973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相关领域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了中国、美国发明专利60多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把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科技攻关和创新。他虽然做应用研究,但是他同样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重视源头上的创新。他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基础源头的创新,很难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项目。多年来,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脱硫这一非常传统的催化领域里,一方面不断地有高质量的专利技术申报;另一方面,不断地有非常好的文章在国际上发表。作为一名科学家赢得了学术界和市场的双重认可。他用基础研究的眼光来分析学术问题,又把基础研究的工作从实验室推到工业上去。他把超深度脱硫这个成果,从实验室推到工业化,直接为缓解大气污染、雾霾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这样评价他:蒋宗轩是大连化物所优秀科学家的代表,他锐意创新、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报效祖国、谦虚谨慎的高尚品格,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