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个人事迹
刘承帅:把论文写在中国土壤里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字号:  

   

  刘承帅(中)在贵州黔南州考察矿区矿渣堆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尽管拥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闪亮的头衔,但在熟悉刘承帅的人眼中,他一直脚踏实地,低调朴实。

  为了追求科学理想,刘承帅毅然放弃在珠三角地区已有所成的事业,来到位于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坚守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线。

  求真笃行,“西部之光”为梦想续航 

  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刘承帅全部都在国内的机构完成,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本土学者。这让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性难题了解得十分深刻。

  于是,他选择扎根中国大地,在土壤学与地球化学的交叉领域中倾注大量心血,一步一个脚印,力求在创新中推动科研向前。

  在博士毕业后多年的土壤环境研究中,刘承帅逐渐意识到,在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上,治标式的末端治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地表金属元素的赋存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等基础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关键,也是开发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支撑性基础科学问题,但却一直未能解决。

  为更加紧密围绕环境地球化学学科前沿领域和土壤环境问题需求,响应国家及中科院对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事业发展的号召,在经过深思熟虑后,2015年,刘承帅主动要求从广东调到地处贵阳的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成为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员。

  从东部到西部、从广州到贵阳,大到经济社会发展、小到个人收入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这未使刘承帅动摇分毫。他继续秉承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围绕喀斯特地区金属元素循环及其环境意义开展系统研究工作。

  同时,刘承帅怀着谦虚、学习、协作的态度,与新同事建立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性合作关系,迅速融入到新集体中,建立起一支朝气蓬勃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团队,并先后承担了多个重要研究项目,在土壤金属元素循环及环境迁移示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脚踏实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刘承帅深刻地认识到,西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的关键,土壤环境问题则是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难点,而这些需求是土壤环境领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于是,刘承帅进一步以理论成果为基础,经过对土壤环境问题的长期实地深入调研,从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针对性修复技术的研发,先后形成了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资源化利用处置技术、农田土壤重金属高效钝化技术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高效友好降解技术等技术体系,申请专利53件,授权28件。

  为在扎实推进理论研究的同时,切实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刘承帅一如既往地干劲十足,常年奔波于实验室和野外,辗转贵州、广东、湖南、广西等地。为了能多一个完整的半天工作时间,他首选的航班或高铁通常都是最后一班,往往在次日凌晨到达目的地,撰写研究计划、修改学生论文几乎都在飞机和火车上完成。

  他的努力最终也取得了科技促进发展的切实成效。相关技术成果在贵州、广东、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土壤环境及农产品安全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效益。

  百年树人,润物无声育桃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刘承帅深知人才培养是细水长流的,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力求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刘承帅常常与学生共同讨论,悉心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难题。生活中,刘承帅时常会找学生谈心,尽可能地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刘承帅的“浸润”下,团队形成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面貌。

  在项目指导和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他也尽心尽力,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献计献策。

  润物细无声。刘承帅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于刘承帅来说,科研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上,有阳光、鲜花、掌声,也有曲折、泥泞、荆棘。刘承帅正是用毅力、用坚定不移的信念、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追逐自己的科研梦想,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阳光”。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