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伟 受访者供图
2023年1月底,2022年度四川十大科技新闻正式发布,四川省内科技领域大事件被一一盘点,其中不乏顶尖的科研成果。作为此次榜单的联合发布方,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文情中心)创新研究部负责前期的信息整理和评估。“我们力争客观展现四川科研的硬实力。”创新研究部主任陈云伟如是说。
对于地方乃至国家,硬实力是底气,是在国际社会赢得“话语权”的基础。而获取话语权还要靠“软实力”,需要科研人员拓展合作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高质量发声,讲好中国科技发展故事。
做智库研究,对于陈云伟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扩充这样的“软实力”。尤其面对其他国家的恶意贬低或“捧杀”时,他的工作就是对国内科技水平和竞争力作出准确研判、评价,让国内外都客观认识到中国真正的科技创新能力,尊重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理性看待中国科技成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话语权的争夺之路很漫长,陈云伟一直在路上。
谈工作
科学地开展科学的评价
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陈云伟攻读的都是生物化学专业。大部分时间,他都泡在实验室种油菜,开展DNA和蛋白等分子生物学研究。2004年硕士毕业后,他先应聘到成都文情中心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后续竞聘转岗,主攻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战略情报研究。对情报研究领域并不熟悉的他,一开始只是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
为了适应岗位,读博前,陈云伟曾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为了解决研究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逼自己去学习,一段时间后,对情报学特别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理论、方法、工具和手段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找到了兴趣和方向。
“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研究,它们背后各自遵循着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在陈云伟看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边界线”更清晰,而当前的科技评价研究工作,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可扩展性更强。
去年底,陈云伟团队首次发布了《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以全球19个国家的32个科技创新中心为评价对象,对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发展基础和能力现状进行评价。
“此次报告聚焦科技创新力评估,而以往相关报告更多关注整体发展水平的评估,所以在撰写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缺失,或设计的指标本想为评估中国客观实际服务,但考虑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最后又落入固有模式。”陈云伟和团队只有不断推翻、查找、补充、评估,厘清指标体系背后的理论、方法和逻辑,才能让产出的成果更具说服力。
尽管报告顺利面世,但陈云伟坦言,做评价工作很难达到完美。“只能说,不断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科学地开展科学的评价。”
纠细节
前后文、数字、位数都要统一
科学地开展科学的评价,数据准确、客观与完整是保障和前提。
分析一些领域的国际科学研究进展,数据海量,团队需要连续几个工作日不断进行下载和准备等工作。与此同时,要组织同事、学生写代码,引入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清洗与挖掘。
但工具辅助有限、有的数据不准确,就只能自己盯着,一条接一条核对。“甚至一些机构的英文翻译都有好几种,需要仔细核实。越是这种基本信息,我们越要花心思去统一。”陈云伟说。
看似并不复杂的研究对象,往往花费更多精力。2020年,陈云伟带着研究生发表了一篇《基于引文迭代的科学家评价方法研究》的论文,以科睿唯安2018年评选出的8位中国大陆数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及其高被引论文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成果背后,是数十万篇文献的支撑。在筛选和整理的同时,陈云伟和学生不断计算文献之间的关系。使用的计算服务器“跑”完一遍通常需要一两天,其间如果出现特殊数据格式导致的错误,服务器就会被卡住,他们只能重新修复写代码。
从事如此烦琐枯燥的工作,陈云伟不仅要对数字敏感,还要对细节上心。新名词、新提法有无别字,英文翻译后是否注明缩写,甚至前后文、数字、小数点后的位数,都要做到规范和统一。“这些细节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没做好,怎能让其他人信服你呈现出的结果?”
搭平台
“Chengdu Conference”获赞誉
过硬的成果想要被世人所知,离不开宣传。2017年,陈云伟等创办了“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天府论坛”,定位“国际”二字。“我们既要走出去交流合作,也要搭建自己的传播平台,更好地传递中国科技发展的声音。”
从论坛的人员组织到名称翻译,从会务安排到周边设计,陈云伟都用心经营。对于名称中的“天府论坛”,他本想直译为“Tianfu Conference”,但考虑到国外专家对“天府”一词的文化背景较为陌生,便以“Chengdu Conference”代替。“因为熊猫和美食,‘Chengdu’在国外更享有盛名。”
第一届会议举办时,4位国外专家原本只是去其他城市参会,受邀后“顺便”到了成都。但会议的议程安排、现场组织、流程设置,以及志愿者专业的对接和流利的英文交流,让专家印象深刻。而后几年,在国外出差参会的陈云伟,惊讶于国外同行多次连声称赞“Chengdu Conference”。
让他更惊喜的是,随着口碑不断积累,前来参加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天府论坛的国外顶级专家越来越多,甚至有的专家宁愿自掏腰包购买机票也要参会。
在会议各项细节上,陈云伟除了力求标准化、国际化外,也有自己的坚持。比如,前来作报告的中国专家并没有被要求用英文演讲,即使这样会让现场的外国专家因翻译问题感到困扰。“我最大的初衷是希望中国学者能切实获得更多前沿信息。如果让中国专家都讲英文,听和说双方的英文都并非母语水平,输出或接收的信息会大打折扣。”
“也许有一天,前来参加我们会议的国外专家会主动学习中文,那的确是实力的体现和话语权的转变。”陈云伟怀揣着这样的希望,但也意识到过程的漫长。“我们只能从一篇篇学术论文、一次次学术讲座、一场场学术论坛慢慢做起,一点一点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