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事迹发布榜>个人事迹
曾志刚:探海问底追热液
来源:海洋所 【字号:  


2018年4月,曾志刚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受访者供图

海洋地质学研究的海底、海岸,是人类乃至海洋生物的生存之“盆”。探海之路总是与艰辛为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曾志刚的研究道路也是如此。他在中国黄海之滨努力探索,与同伴们书写海洋地质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我国海底热液地质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结缘海洋 蓄势期远

曾志刚的父亲是一位技术工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于是,曾志刚从小就养成了尽心尽力做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1987年,曾志刚受父母工作和自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法的影响考入长春地质学院。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地质学是一门艰苦的、脚踏实地的专业。

结束了本科学习,曾志刚又考取了本校的矿床学专业,继续深造。曾志刚研一时开始接触海洋地质的相关知识。“当时我的导师朱国林申请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需要经常去野外,我也因此有机会去辽东大石桥探索菱镁矿的成因。导师安排我作为领队带队调查,除了科研工作外,还要负责统筹安排多项工作。这些都锻炼了我。”曾志刚回忆说。

1994年,曾志刚考进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当时他的导师涂光炽虽然已是74岁高龄,但仍坚持野外科考,这让曾志刚深受震撼。

“涂先生曾讲,站在山底下和山顶上,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曾志刚说,“所以要站在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搞地质学一定要心胸宽广,格局非常重要。”

1997年底,曾志刚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当时,我国海洋领域科研力量薄弱,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为国之所需,工作空间也大。因此,曾志刚将研究方向由陆地转向海洋。

在秦蕴珊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帮助下,曾志刚确立了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方向。

1999年,搭乘“科学一号”科考船,曾志刚第一次出海。“平时只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才发现还有这么多问题。”采样时间长、采样手段单一、海上调查工作费用高……让曾志刚深感海上工作的不易,也坚定了他干下去的决心。

搏浪弄潮 创新发展

“眨眼间20多年过去了,我常会想起1997年10月的一个下午,我站在海洋所门前,不知会在此地流连许多年。”曾志刚回忆说。

踏着广阔的海岸线,奔赴波涛滚滚的海洋,几十年间,曾志刚从事海底热液地质学研究,构建了海底热液地质学的理论框架,在海底热液产物成因解析与形成模式建立、海底热液区深部岩浆过程及其与热液系统的物质关联,以及海底热液资源潜力评估与环境效应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2003年,曾志刚担任航段首席科学家,在东太平洋海隆成功获取了包括多金属热液硫化物在内的一批深海样品、数据和资料,改变了中国科研人员向国外同行申请硫化物样品开展研究的历史,打破了中国深海热液活动研究的瓶颈。

2005年,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航次,曾志刚作为环球科学考察的第一首席助理,既负责三大洋考察的任务计划安排,又承担现场海上作业指挥任务。

虽然是第一次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作业,且某些海区的热液喷口仅有几平方米、考察时间有限,但经过细致周全的准备,在曾志刚的指挥下,团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不仅获取了硫化物样品,还得到了生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大量生物样品,为我国在海底热液活动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料和宝贵样品,也为我国科学家寻找和发现新的热液喷口积累了经验。

曾志刚常说:“海上科考一天的费用很高,这真是‘用麻袋扛着钱往海里扔’。国家给予资金支持,让我们做基础研究工作,我们能回馈什么样的成果呢?”作为科研人员,曾志刚始终避免在时间、精力和经费上的无谓浪费。

以老带新 薪火相传

曾志刚说,自己有两大目标。

第一个是希望我国海洋领域能打造出更全面、综合的海洋地质研究平台。

“现在注重多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学科自身的发展,应加强与技术相结合。”曾志刚强调,“如果我们发明一个新装置、研发一套新设备或提出一个颠覆性的新概念,能够获得一些新资料、新数据,或培育出一个新方向,而且能够应用于海洋工作并得到广泛认可与不断完善,才有可能诞生新产品。”

技术的发展,可以助推一个国家科研水准和科研境界的提升。在赴美做访问学者期间,曾志刚深刻意识到立足中国本土培养人才和创新研究的重要性。“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仍然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与发达国家对标。”

“科学研究是科技的一条腿,技术研发是科技的另一条腿,两条腿才能走稳,没有先后高低,两者同等重要。”曾志刚时刻提醒自己,科研工作越早从模仿、跟随的阶段走出来,就能越早有新认知、新产品,看到新风景,这也意味着科研的境界与发展潜力达到了新高度。

曾志刚的第二个目标,是希望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平台成为国家培养优秀海洋地质人才的摇篮。

如何育人?在曾志刚看来有没有科研爱好是最基本的。“有积极性,才能坚持主动开展工作。”曾志刚希望培养的学生可以在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平台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曾志刚坚信,不管学什么专业,拥有“金刚钻”才能揽到“瓷器活”。“我们将把海洋地质工作者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坚持面向国家需求,为国奉献。”曾志刚说,希望不要苟且地活,要把思想打磨出水晶般的光辉。


关闭窗口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