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死亡病例300万例。
尽管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近10年内从30.9%提升到了40.5%,但依然有较多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上面临无药可用或疗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为解患者之痛,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的一个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抗肿瘤新药研究领域默默耕耘10多年。它就是杨春皓课题组。
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杨春皓师从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谢毓元院士,自课题组成立以来,秉承谢毓元“学以致用,创制新药”的理念,齐心协力、药海求索。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2021年10月,上海药物所党委命名杨春皓课题组及其党员攻关小组为“谢毓元突击队”“谢毓元党员攻关小组”,以进一步强化团队新药创制的使命和担当。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化学小分子药物的核心是化学结构,灵魂则是杂环。新颖的杂环骨架不但可以占领知识产权的制高点,而且往往会产生新的分子作用机制和药学性质。
关于实用而有效的杂环构建方法的文章,尽管其影响因子不高,但杨春皓课题组自建立之初还是将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的杂环方法学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该团队构建杂环时高度重视其类药性和在药物化学领域的用途,为了提高合成效率,他们对一锅串联等高效合成技术的应用尤为关注。目前,团队已在国际期刊发表杂环方法学论文50多篇。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化学反应的结构多样性杂环化合物库、基于抗肿瘤热点靶标的杂环集中化合物库、含氮类天然化合物库等70多个小分子类药化合物库,并从中发现了一批结构独特、机制新颖、具有进一步研发价值的抗肿瘤、抗骨质疏松/抗骨关节炎、抗耐药菌的杂环先导化合物。
谢毓元突击队与上海药物所肿瘤药理学丁健/缪泽鸿/蒙凌华团队密切合作,以上述杂环库、类天然产物库为基础,研发了3个1类抗肿瘤候选新药。目前,这3个候选新药的国内外专利均已获得授权并实现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超9亿元。
集智攻关,党旗引领
课题组建立之初,团队只有5名研究生和2名职工,人手有限,争取经费也非常困难。后期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课题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尽管团队人数不多,但其中的党员(仅一人非党员)始终体现了先锋作用。
而这样的精神传承自团队的榜样——谢毓元。谢毓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多次转换研究方向,并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有人曾经问谢毓元“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谢毓元突击队里的成员,他们个个都敢啃“硬骨头”。
团队的PI3Kα选择性抑制剂CYH33研发过程非常曲折,特别是其核心骨架吡咯三嗪酮的建立困难重重。
作为CYH33主要发明人之一,陈艳红当时还是团队里的一名学生党员。她记得团队尝试了文献上报道的类似物所有可能的合成方法,但都没有得到预期的关键核心骨架。但团队里没有一个人放弃研究,他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分析原因,调整合成路线,历时数月终于找到了简便的合成方法,为CYH33的最终发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激酶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借鉴。
临床前研究显示,CYH33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是同靶点已上市药物BYL719的3~61倍,体内活性也显著优于BYL719。CYH33在Ⅰ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目前在美国、日本处于临床Ⅱ期研究阶段,是中国唯一进入国际临床的PI3Kα选择性抑制剂。
锲而不舍,药海求索
谢毓元生前曾表示,科研创新必备要素有三个——锲而不舍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热爱工作的激情。
谢毓元突击队成员将其谨记心间。他们通过学习《本然化成——谢毓元传》感受科研创新必备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将其融入到科研工作中。
突击队以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共同问题为切入点,不断强化问题“倒逼”意识,始终围绕新药研发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多次组织或参与相关学术沙龙。从新药项目立项到工艺开发,从分子影像等关键技术到创新药物研究策略,从青年论坛到毕业生交流会,他们围绕学界感兴趣的话题,积极组织参与群团共建,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目前突击队的研究聚焦于抗肿瘤领域的两个前沿热点,一个是针对已有PARP抑制剂耐药的问题,努力发展新一代抗耐药的PARP抑制剂;另一个是针对肿瘤免疫,以国际合作项目为依托,发展First-in-class药物。
这两个项目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突击队并不畏惧,在他们看来,新药研发之路崎岖而漫长,要守得住寂寞,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在茫无头绪时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线索进行分析。
“新药无坦途,瓶中有真味”,突击队希望从瓶瓶罐罐中收获真正的人生,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