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描访问

微信登录
首页 >> 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冷湖基地团队

冷湖基地团队:攀登险峰,只为星光灿烂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光学观测台址是极其宝贵的战略性稀缺资源,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缺乏满足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建设的台址一直是困扰学科发展的瓶颈,在青藏高原上勘定优秀光学天文台址,是我国未来空天活动和相关基础学科参与国际竞争的希望。

我国天文界长期高度重视光学天文选址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部署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选址。2017年开始,国家天文台冷湖基地团队利用在青海执行科研项目的机会,在海西州西部无人区开始台址搜寻工作。团队首席研究员邓李才和高级工程师杨帆承担了选址主要工作。冷湖地区日照丰沛、降水极低、夜空晴朗,历史记录的天气条件非常良好。邓李才团队通过对冷湖赛什腾山区的实地考察,依据沙尘垂向呈指数分布的特性,确定在山区4200米海拔标高点赛什腾C区进行定点选址。

邓李才团队自2018年1月16日开始,对该地域的晴夜数量、晴夜背景亮度和气象进行连续监测,并在海西州政府支持下通过直升机吊运,于赛什腾4200米标高监测点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当时山区尚无道路可以通达监测地,选址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生命考验,人力背负各种仪器设施,攀登崇山峻岭,建成了所有关键台址参数的测量平台并开始运行。为保障参数测量的连续性,团队人员数十次冒险攀登,对设备进行升级和维护。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团队终于达成所有参数的95%连续覆盖率,获得了对赛什腾山光学观测条件的结论性数据。

2020年底,选址团队经过细致统计分析显示,冷湖赛什腾山C区(4200米标高点)视宁度中值为0.75角秒。这个参数与国际最佳台址同期数据大致相同,全面优于其他台址。按可观测时间和视宁度进行综合量化分析,赛什腾山的品质优于青藏高原其它选址点,与夏威夷莫那卡亚峰和智利各天文台相比,基本持平。

2021年8月,邓李才团队在三年高覆盖率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冷湖台址的科学结论,文章发表在知名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上,从此中国的光学天文观测有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台址。《自然》杂志三位审稿人在收到这篇论文时,都为在东半球出现这样一个优质天文台站选址激动不已,甚至直接在一审意见中向邓李才团队表示了祝贺。这些支撑台址质量判定的数据来之不易,在从未有人抵达、完全没有后勤支援的4200米海拔的赛什腾山顶,团队为保证台址监测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在道路修通之前背负设备和基本补给,几十次攀爬陡峭的山峰,终于发现了这一我国光学观测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且,冷湖所在的地理经度区域尚属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我们相信,未来冷湖将跻身国际光学天文研究重要基地之列,成为国际光学天文发展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