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京区单位

动物所在《党建研究》发表文章《推进科研院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

作者: 2022-08-25 来源:党建研究
放大 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意义重大

  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基础,是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必然。从革命战争时期成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成立中国科学院;从向科学进军,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始终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使我国科技事业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踏步迈进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百年探索实践昭示现实和未来,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才能始终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确保科技创新始终与国家需求、国家目标、国家使命保持一致。

  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理论基础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科研院所完成承载的使命,需要卓越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而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变量,主要体现在战略方向上的领导力、内部管理上的组织力和社会网络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有效推动科研院所着眼国家全局“定位”、立足新发展阶段“定标”、针对发展实际“定策”、围绕创新体系“定责”、针对创新主体“定事”。

  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力抓手和根本保证。科技自立自强是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工程,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国立科研机构是关键环节,提升科研院所治理能力和效能是重要因素。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不是党建和科研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互促共进。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建立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能有效提升创新能力。

  二、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是中科院历史最悠久的研究机构之一,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所党委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在重大科技攻关和推进改革创新中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理念、方式、路径。

  在创新发展、科技管理、人才成长中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力。所党委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党委在“三重一大”决策中定原则、把方向、促落实的重要作用。一是聚焦重点科学决策。集体研究分析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在学科布局和科研单元调整、“十四五”规划制定、国家级科研设施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决策作用,明确目标、民主讨论、严格把关,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聚焦难点积极破题。针对制约创新最关键的人才问题,专题讨论、广征意见,调研分析、找准问题,谋划出台“秉志”博士后特别支持计划,创新特聘研究岗位设置,面向海内外精准引进高端人才,有力推动了生命科学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三是聚焦阻点强化服务。针对管理中的中梗阻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科研一线代表160多人座谈,收集意见建议近200条,逐条落实责任部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形成问题清单及整改举措,打通管理阻点,高效服务科研。

  在重大任务中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在科技攻关中的组织力。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中科院动物所积极承担国家急难险重科研任务。所党委坚持靠前指挥,在重大事件和攻关任务中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加强党建引领,提供政治保障。一是坚持在野外科考险、重任务中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野外科考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条件苦,所党委立足野外科考实际,坚持在野外科考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做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临时党支部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员与群众“一对一”结对互助,带领全体科考队员克服困难、坚定信心;根据科考队员工作和心理状态,适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利用科考途中红色资源,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加强青年和学生的政治引领,激发斗志、树牢信念。二是在科技战疫急、难攻关任务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所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时间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推动成立攻关团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快速检测、细胞药物治疗等方面开展应急攻关。在战疫一线,攻关团队临时党支部组织签署请战书、成立武汉一线党小组,强化凝聚力、向心力。在攻关一线,党员主动请缨,6名同志奔赴武汉,连续奋战106天,平均每天工作18小时。在临时党支部和党员骨干带领下,团队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CAStem细胞注射液,纳入国家“三药三方案”。

  在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中加强精神引领,强化科学家精神的影响力。科技创新需要精神力量支撑。所党委充分认识到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深入发掘爱国基因和红色资源,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来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引领科研人员勇担国家使命。一是深挖历史资源,丰富精神内涵。组织实施我所老一辈科学家事迹挖掘计划,深入挖掘和宣传动物所创始人秉志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矢志科研、治学育人的事迹。同时,选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和科研团队,拍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宣传片、野外科考和科技战疫团队事迹片,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和引领全所职工。二是创新弘扬载体,拓展传承阵地。聚焦爱国奉献主题,按照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四个阶段,高水平建设中科院“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成为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开展“诵读科学经典 弘扬科学精神”主题活动,举办“百年科学梦:动物所科学家贡献事迹展”,赴四川绵阳邓稼先干部学院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实践教育。三是聚焦青年学生,推动立德树人。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重点,大力推进学生思政工作,党团工妇相互配合,所室组上下贯通,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通过爱党爱国教育和科研诚信入学第一课、“科学家精神”党课、“银杏林”讲座,选拔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使,发动学生参与老科学家访谈和事迹挖掘,推动立德树人与科研创新深度融合。四是打造精神之源,助力攻坚克难。科学家精神在科研人员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担负国家使命的精神之源。近5年来,全所科研人员矢志奋斗、潜心科研,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9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三、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思考认识

  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要始终把握政治引领、举旗定向。坚定不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领广大科研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牢记“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使科技创新事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快速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要坚持提升能力、破解难题。要强化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崇高理想信念、高强斗争本领、过硬业务能力和能准确把握科技规律、善做科研人员思想工作的党建队伍。党建要重点做好聚人心工作,发挥政治引领、把握方向、凝聚思想、提振精神、推动改革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科研院所管理效能,推动打破不适应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符合创新规律和特点的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要更加注重夯实基础、增强实效。通过持续加强科研院所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夯实基础,把党员教育管理与科技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在有形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覆盖。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工作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团队作战特点突出,要通过党组织统筹跨部门、跨领域的科研力量,建立协同机制,抓实团队建设,凝聚攻关合力;在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个体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要强化思想引领、推进科学评价,引领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

  推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要始终坚持精神引领、铸魂补钙。重点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精神引领、思想铸造,以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标老一辈科学家、对标时代楷模、对标身边模范,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作为科研院所的软实力,引领广大科研人员不断增强创新自信、严格诚信自律,在新时代科技创新道路上书写新的精神史诗。

转自《党建研究》2022年第8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