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
梁家河7年的知青岁月,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作为一位善于学习和善于总结的智者,艰苦的岁月,却给习总书记提供了快速历练自我、经验积累和集聚理论的宝贵时光。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如何看待自己,并处理好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如何看待困境,并从困境中汲取营养、如何看待学习,并从坚持不懈中得到提升、如何看待担当,以及如何担当等几个方面有所感想。
一、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处理自己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年轻时的习总书记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身处困境仍然能够“解衣推食”。习近平总书记所具备的是一种“去小我,求大我”的价值观。自己就是小我,小我的本质是自私;人民群众就是大我,大我的本质就是奉献与大爱。对习总书记来看,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是一个整体。人民是我,祖国是我,全人类都是我,在这个价值观的支撑下,才有了“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的结论,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从如何看待困境,如何从困境中汲取营养
2002年,习近平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面讲到知青岁月中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四大关既是当年现实中的困境,也是历史时期的现实。从四大关的内容来看,这四个困境同时存在,但又具有递增的次第。习总书记克服四大关的过程,也就是他自身能力历练和精神升华的过程,而思想关由劳动关而生,劳动关又以克服跳蚤关、饮食关为根本条件。但也正是借助这“四大关”,习总书不断调整与提升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形成了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形成了他充满信心全身心投入为群众奉献有工作精神与人生目标。
三、如何看待学习,如何从坚持不懈中得到提升
习总书记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好的书籍记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记载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记载了中华大地上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运行规律。习总书记喜欢读书学习,并且一直坚持不懈。正是由于这些好的习惯,才使得他不断地汲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凝聚的精华营养,进而不断地实践、应用与总结这些规律,不断地形成他自己的思想体系。
四、如何看待担当,如何担当
在七年知青的时间里,习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正是因为在他实事求是的精神与作风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使这个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从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一体化关系,认识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到认识困境,适应困境,并善于从困境中汲取营养,再到喜欢学习,善于学习,以及从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得到提升。这些经历与条件赋予了习总书记敢于担当的实力与胆略。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和条件,使习总书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促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年青时期在陕北七年的宝贵经历,也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艰苦历练方可担当重任,理论积淀成就继往开来”。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共产党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提供了学习与运用的宝贵经验。
(地理所城市与乡村地理党支部 王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