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 题 >> 我在团队中的位置

他在这里读懂中国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

作者: 2017-11-28 来源:
放大 缩小
    有专业评论说: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党的领导人。

  这些文字看上去似乎有点官样文章做派,但其实都是着眼于习近平的成长历程来说的,是对他进行整体审视后的描述。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他从知青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领导人的过程,经过的纷繁历练:陕北七年,清华四年,军委机关三年,正定三年,福建十七年,浙江五年,上海近一年,中央高层五年,之后在党的十八大当选党的总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下层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这些无一不在启示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切切实实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新的伟大斗争中淬炼出来的,他是名副其实的百炼成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大放光彩,圈了无数的“粉”。无论是雷霆万钧的反腐倡廉,还是勇毅笃行的脱贫攻坚,都展示出他过人的胆识和才干,赢得了党内外、国内外的激赏。我本人看完十九大开幕式听完习大大的讲话后,有一个很直接的感受,千秋功过,习大大肯定将是中共党史和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绕不过去的存在,就像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样,要厘清这时候的中国,必须要去研究他。

  所以,我们会想要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诸方面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体现出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智慧,形成于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打开他在延安的七年知青岁月,就能得到部分答案。正如习近平自己说的那样,他基本的观念都是在延安知青时候就形成了,所以这七年不可谓不重要。

  习近平在陕北延安梁家河村当了七年知青。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基本上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七年跟我们解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伟人是怎样炼成的。我相信,没有那七年沉潜到中国最艰苦的农村里反复磨练,深沉体悟,就不会有后来务实为民的习近平。

  这本书是一系列的采访记录,描述了习近平在农村各种能力的锻炼和才能的展示,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但在我看来这些又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期,习近平摸到了中国人的脉搏,懂得了中国。记不清是谁说过的了,懂得了中国的农民,就懂得了中国的大半。这七年在农村最基层的历练,给了习近平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体会到中国最真实的国情,更加深入理解了国家的现实状况和最基层农民的生存状态,明白中国最需要什么,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中国共产党可以做些什么。习总书记曾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他所有治国理政理念的出发点和根基。理论可以辉煌宏大,但治国理论却要有坚实无比的根基,不然没有任何现实指导意义,至少根本不会深入到老百姓的心里去。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之所以得到这样广大的拥护,我个人觉得跟他熟知中国国情,深谙国民性是根本相关的。

  习近平深情地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始终和中国土地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心始终和老百姓的福祉连在一起。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些出自习近平内心的肺腑之言,可见习近平心里装着千百个“梁家河”,所以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则是他治国理政的最终归宿。所谓从群众中来,还要到群众中去,他挂念着千百万的人民群众,以躬身实践的“实干”精神,带领我们国家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是的,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正是他心怀苍生的情怀。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这样朴实的话语没有任何官气,确实是习总书记的真切心得。共产党人只要深深依托在人民群众之中,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支撑力量,从而所向披靡。

  这本书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容纳更多的思考。掩卷后最触动我的,是这样三点:

  学习无止境。据知情人回忆,到陕北插队,他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陕北七年,他始终坚持苦读深思,经常挑灯夜读到凌晨。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

  实干最要紧。习近平当年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吃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一心为民办实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习近平始终保持着安阳的斗志。现在全国都在掀起青春有担当,国人当自强的实干浪潮,奋发图强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要时时调整好心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习近平在那样小的年龄深入到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却能始终相信未来,相信人民,相信自己。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普遍有这种乐天精神。我们可以看他同时期的知青食指写的《相信未来》、北岛的《回答》就能有最直观感受。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比那个时候物质环境要优越,但要纷繁芜杂得多了,经常会有大时代面前的无力感和挫败感。青年习近平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像冯至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要有树木的伟岸和挺拔。

  从文字内容跳出来,还有一个额外的感触,就是多思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很多人都见识过党内的八股文,毛主席当年就狠批过党八股,但稍不留意,宣传工作就容易沦落成八股。很多工作也容易懈怠成套路和积习。习近平提出建立新的话语体系,我猜测应该就是意识到党的宣传工作过于呆板和僵化,没有生机,得不到人民的共鸣,起不到教化百姓的效果。这本书采取了新的宣传形式,采访记录,由当事人口述,朴实真诚,一点点还原真实的习近平,用细节和口述让人接近党的领导人的成长史,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人民共产党的宣传主旨。具体到我们研究所的宣传工作,甚至更多其他方面的工作,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微生物所 刘黎琼)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