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率先垂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攻坚,甘于奉献。在执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任务中,我们的党支部向全体党员传递了这样一种精神,“不忘初心,坚持梦想,严谨敬业,勇于攻坚,无私奉献”。
张岩、黄永益两位年轻的党员独立自主研制紫台自己的高压机箱,攻克高压打火以及性能不稳定的难题,保证了DAMPE的正常工作。
整星联合调试测试期间,张岩查漏补缺,用一周时间,在数以百T的工程参数事件中发现了一次高压跳变事件。认真细致的工作,一次次排除隐患,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
党支部书记、中子探测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马涛,曾在嫦娥一号发射时独自在西昌坚守岗位70天,在嫦娥二号发射时仍然是他独自在西昌坚守岗位70天。由于人手的限制,与中子探测器相关的大量工作都要由马涛负责,探测器设计、研制、封装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马涛和黄永益承担的工作量超过了正常工作量的三倍。
支委、载荷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胡一鸣,与团队成员陈灯意、宫一忠通过反复的迭代和优化,最终形成以独有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空腔蜂窝型箱体支撑结构为核心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BGO量能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顺利通过环境模拟试验,试验前后量能器的工作性能一致,标志着重达一吨,占整星重量58%的BGO量能器的超高荷重比关键技术得到了解决。
支委李翔和青年党员岳川、王远鹏,为了应对卫星刚上天不久的各种情况和测试需求,每天早上5点至8点来到监控大厅分析数据,晚上12点至3点才离开,通宵不回亦是家常便饭。党员徐遵磊,卫星上天后紧急受命,零经验开始分析卫星的伽玛射线数据,历经夜以继日的苦干,成功于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得到卫星的首个伽玛射线天图,充分验证了卫星的良好工作状态。
年轻党员陈灯意,不仅承担着结构分系统研制任务,还扮演者保密员、安全员等各种不同角色,默默无闻地干着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工作,传承着新时代的螺丝钉精神。
共产党员们脚踏实地,勇于攻坚,克服了研制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包括研制经费、科技水平、工业基础和组织架构等等,他们承受了用语言难以描述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一张张普通的排班表让我们看到成功背后大家所承受的压力。项目开始之初,由于担心无法及时解决很多突发问题,很多人甚至凌晨三点就会来到实验室。到后来,随着一切都走上轨道,排班的频率才逐渐降低到每个人的体力可以支撑的程度。
暗物质空间天文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为实现“我国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的梦想努力拼搏,最终实现了梦想研究部的党员们是一群有勇气、有担当、有梦想的人,他们怀着对党和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学促做,诠释着无私奉献、勇于攻坚、聚力创新的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跨越以往,走入了我国空间天文卫星事业的新天地!